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_久久综合AⅤ免费观看_中文字幕一本到在线网站 -欧美V日韩Ⅴ国产V污_欧美 亚洲 精品 三区_久久国产影视一区二区_亚洲一区高清无码

新聞資訊, 行業新聞

首頁 新聞資訊 口罩的改進

口罩的改進 作者 : admin / 發布時間 : 2021年07月12日

1847年,身為奧地利維也納總醫院第一產科病區助教的伊格納茨·菲利普·塞麥爾維斯,偶然發現了感染是由致病菌造成的。1861年,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斯·巴斯德用鵝頸瓶證實了空氣中有細菌的存在。這兩項研究結果說明空氣中存在著危險的病菌。

1897年,德國微生物學家凱爾·弗路格和他的學生為了驗證呼吸道飛沫的危害性,進行了一次細菌臨床實驗。他們先后在距離培養皿60厘米、2米和6米的位置高聲說話、咳嗽和打噴嚏,結果顯示培養皿中均有細菌生長。

隨著對細菌的研究不斷深入,科學家對病菌防護的要求也相應提高。十九世紀末,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發現空氣傳播的細菌也能造成傷口感染,于是他開始建議醫護人員使用紗布罩具以防止細菌感染。

萊德奇發明的口罩只用了單層紗布,而且紗布緊緊包裹口鼻,不僅呼吸不暢,而且體感不適。1897年,德國醫生米庫利奇的學生胡伯納等人意識到當時口罩的使用性欠佳,著手實施改進,他們把兩層紗布剪成長方形,在紗布之間放置鐵絲支架,然后在支架兩側縫制兩根帶子,將帶子固定在使用者的后腦勺上。在支架的幫助下,口罩由平面變成了立體,不但解決了呼吸不暢的問題,而且方便可靠。

對口罩的改進并未就此止步。1899年,法國醫生保羅·伯蒂發現只有不少于六層紗布的口罩,才能有效預防口腔飛沫的傳播。他將這種口罩縫在衣領上,使用時把口罩翻上來用手按著即可。這么做顯然極不方便,他在六層口罩的上緣縫上兩根帶子,用以系結,下緣兩根帶子固定在衣領上??谡值慕Y構又進化了一步。

0
查看: 1,965